乔氏文化族谱网

www.qiaoswh.com

    祠堂概说

    点击数:4322022-12-27 11:36:59 来源: 乔氏文化族谱网

     祠堂概说

    祠堂概说(上)

          祠堂,最早称祠室、宗庙,后又称宗祠、家庙、祠堂。“祠”,是古人对祖先的一种祭祀的名称。“祠堂”之所以称“祠”,是强调设祭以享祖先。祠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殷商先秦时期的宗庙。宗庙是帝王、诸侯、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场所。先秦时期,祠堂建于墓之上(即上首)称“堂”。汉代的祠堂,建于墓之东(上首),多为石质,故又曰“石室”。民间建造祠堂始于唐及五代时期。宋代始称宗庙为祠堂,兴起建立祠堂之风。明清是祠堂建造的鼎盛时期。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认为宗庙是宗族血脉之所系,也是国家命运之所系,宗庙是神圣的,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在安排宗庙与社稷位置时有讲究:宗庙与社稷一般要按照左宗右社的制度建在王宫的前面。今北京故宫前居于左方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明清的太庙,而居于右方的中山公园则是明清的社稷坛。民间祠堂一般建于宗族聚居地。宗族是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产物,古时人们聚族而居,自然形成浓厚的宗族观念,特别讲究“宗族”和“家族”。何为“族”?“族者,凑也,聚也,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所谓家族,是由若干有着亲近血缘关系的家庭组织。所谓宗族,是由同一父系的若干家族群体组织。家族和宗族密不可分,往往视为一词。宗族一般都有宗祠,宗祠内供奉着祖先的神主牌位和画像,摆放着宗谱。每年定期举办祭祖、读谱、查谱等活动,被视为祭祀祖先的圣殿;祠堂又是家族议事的场所,被视为村落、宗族的“法庭”,族规、祠规、家训便是“法律”;祠堂也是族人举行大型公众活动的场所;祠堂还兴学育才,祠堂内开办私塾或者义塾,教书育人。祠堂这些作用,体现祠堂的社会功能——1、“收族”的功能,即团结族众,使之和睦相处,增强族众的向心力和疑聚力,敦宗睦族;2、“教化”的功能,即以族规家训教化族人;3、“规范”的功能,即以宗法、家法规范族人的遵纪守法和伦理道德言行;4、“育才”的功能,即兴学给族众子弟教书育人。

           综上所述, 祠堂的历史存在,客观上起到了和谐家族,稳定社会的作用。 祠堂是宗族血缘的象征,也是族权的象征。因此,祠堂的建筑就非常考究,力求宏大壮观,成为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

          千百年来,祠堂建筑形式各异,但都要体现仪礼和庄严,主要包括供奉祖先画像、牌位的龛室,祭祀、开会大厅以及接待亲朋、举办活动的两厢与回廊等。祠堂一般都採用由中轴线对称佈局。院落大都为三进,偶见单座、两进、四进或五进、乃至九进。祠堂由大门、仪门、走廊、明楼、享堂、寢堂等组成。设有上、中、下厅,上厅为享堂,设有神龕,放置祖宗牌位;中厅为祀堂,用来举行祭祀仪式或喜庆活动;下厅设有“万年台”,为吹鼓奏乐之地,也可以演戏,称为戏台。

    祠堂建筑,一般强调伦理道德、耕读为本、亲仁孝悌、科举功名、人丁兴旺之理念,其形制、雕刻、绘画内容大多以此为主题。从平面布置看,祠堂采取中轴线、两边对称的建筑格局,这充分显示出父子、君臣伦理教化的特征。其四合院式的建筑形制,把“四水归堂”的文化概念,融入到祠堂的多进间的建筑模式。每座祠堂都有名号,祠堂的名号称堂号。堂号也就成为一个宗族或家族或房支的徽号和象征,是一个姓氏或一个家族及其支派血缘亲情的的重要标志。堂号一般制成金字匾高挂于祠堂大门头和正厅,祠堂内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还配有对联。


    祠堂概说(中)


     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门前还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

    祠堂是一祠一堂号。堂号命名取材广泛,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型:第一类属地望堂号,包括郡望堂号和州、府、县、邑中望族以地名命名的堂号。其中州、府、县、邑中望族称望中望。以郡望作总堂号,州、府、县、邑作堂号者,仅是郡望的分支。以地望作堂号,旨在宣扬家族出自家声远扬的显贵门第,是家族的发祥地。第二类属自立堂号。凡地望堂号之外的堂号,一般叫作自立堂号。自立堂号取材非常广泛,或取之于祖先的名、字、号、官、爵、谥、功业、道德文章、嘉行懿德、居所、书斋名,或取之于帝王恩赐题赠的堂名,或用名人题赠的堂名,或用特定的事典,或取材于吉祥词语,或取材于前贤的名言,或用体现封建伦理纲常、道德规范的词语,或选用训勉后人积极向上的词语,还有用特殊地名、特定的事物标志等作堂号的。自立堂号也有不少为通用堂名,同姓不同支,甚至不同姓氏皆可采用。自立堂号旨在启迪后人,修身养性,弘扬祖德,光前裕后。

      梳理历史遗留的祠堂,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姓氏祠堂(即宗族祠堂),二是历史名人纪念祠堂(纪念馆),又叫名贤祠。其中前者约占98%以上,在城乡均有分布,尤其在农村更为普遍。1、姓氏祠堂 :姓氏祠堂最大的特征是:内部——设有神主龛,供置祖先的神主牌,龛前都有香炉、烛台等祭器;祠堂内都有祠联或行第序列;横梁或四周墙壁上悬挂有牌匾。外部——一般都有三个门:中门为大门,门上写有姓氏祠堂的名称;左右两边为仪门,门上写有“入孝”、“出悌”字样。姓氏祠堂,有“总祠堂”或曰“公祠”和“分祠堂”或曰“支祠”及“家祠”或曰“家庙”之分。“总祠堂”是全宗族的祠堂,即大祠堂;“宗祠”和“支祠”属于“分祠堂”;“家祠”是设置在家中,又叫“家庙”。无论是“总祠堂”还是“分祠堂”还是“家祠”,都是为了追祖德、报宗功,敦睦族谊,加强宗族的凝聚力,传承血脉、延续荣光。古人将姓氏祠堂的地位和社稷相提并论,足见姓氏祠堂地位的重要性。2、历史名人纪念祠堂(名贤祠):名贤祠是官方或民间为国家和地方名人建立的纪念性祠堂,有别于宗族祭祖的姓氏祠堂。名贤祠的特征是:不设神主龛、神主牌,一般不进行族姓的祭祀活动,仅为了弘扬历史名人的功绩、品德、气节等。堂中多有名人塑像或画像供人瞻仰;陈列与名人有关的研究资料、著述和文物等等。历史上的忠臣良将、义勇名士、或清正廉洁、勤勉惠民之官员,或具有非常才干,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者可建祠立庙,受到不同姓氏的万民祭祀的礼遇。建祠堂需要有经济实力来支持,大兴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的繁荣是侧面反映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现存的宗族祠堂,始建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元,大多数始建于明清年代。明清时期祠堂之多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政府提倡。明世宗诏令允许民间建祠立庙,开展祭祀活动;二是聚族而分。家族聚居地的族众发展到一定程度,因各种原因人口分迁各地,这又分衍生出许多大大小小的分支,各分支的家族往往自建祠堂,成为总祠的支祠,又称分祠,专门用来祭祀近祖;三是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所致。宋代大儒朱熹在《家礼》中规定祠堂供奉高、曾、祖、祢四世(即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祖先。这种四层的神主排位无法满足宗族繁衍的要求,四代之后将如何处置呢?于是作出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的决定,即除了嫡长子有权陪享父亲的亡灵外,其它儿子死后,其子孙重新为其另建祠堂;四是经济发展。一些名门望族和财力雄厚的名商巨贾,大建祠堂,广置祭田,以祭田养祠。名门望族都以兴修祠堂为荣,相互攀比,其“始建者务求壮丽”,以“尽孝敬而求观瞻”,其奢华程度,可与皇宫比高。


    祠堂概说(下)


    如广东潮汕地区就有“京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的说法。每一座祠堂兴建后,族人代代传承,每隔一些年都要维修,有的家族还不断扩建;也有年久失修而损毁的或被战乱焚毁的。屡损屡修,屡毁屡建,祠堂的兴衰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截至清末民初,据不完全的统计,古老的中华大地至少有上万座大小祠堂。作为中国民间保存至今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时至二十世纪上半叶,战乱频繁,很多祠堂毁于战火。革命战争年代,很多地方祠堂成为革命力量活动基地,战争指挥中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多祠堂成为当地的中小学校,有的被征作他用。到文化大革命时“大破四旧”,祠堂遭受了很大的破坏。时至当今,比较而言,南方各地祠堂保存较多较好,多数仍由族人收回管理,还有重建、扩建和新建的;北方各地保存较差,多被地方无偿占用乃至拆毁,多数非由族人管理,一般由文物管理部门管理。现存的祠堂,大多保留明代以来的建筑风格,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即使重修或重建过的祠堂,其结构、色彩乃至雕饰,也基本保持明代以来的基本特征。所不同的是重修或重建过的祠堂,多以石料或者钢筋水泥为主,间以木质结构。祠堂林立是我国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祠堂的堂号、匾额、对联、建筑元素与风格和祭祀仪式、社会功能等构成了丰富的祠堂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祠堂文化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它融入许多地方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祠堂作为一族圣地的象征,牵动每一位旅居海外的游子之心,近些年来,他们万里迢迢回乡寻根问祖,投资兴业,回报祖恩。从这一点意义上讲,祠堂及其文化具有维系海内外血脉亲情和加强海外宗亲同祖国联系的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是一条“寻根”的纽带。祠堂作为古建筑,各地都有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有的是国家级、或省级、或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今的祠堂其名称或许还沿用了旧制,但祠堂的历史功能已经丧失、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正确认识祠堂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性,重视祠堂这个特殊“载体”,充分利用祠堂资源,挖掘祠堂文化积淀和传统道德积淀,发挥祠堂文化“以德育人”功能,培育时代道德风尚,把祠堂变成为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的阵地,继承和弘扬祠堂文化,成为研究当代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新课题。


    【责任编辑:(Top) 返回页面顶端